就在韩国游戏工作室为此焦灼不堪的1999年,陈天桥来了。他留在韩国的是自己仅有的30万美元,而带回中国的,却是后来很多人眼中的“潘多拉魔盒”。
两年之后,韩国的游戏开发工作室们发现找上门来的中国老板越来越多。他们对网游大多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完全不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来寻找下一个《传奇》。
当时,两年以前差不多用“半骗半求”的方式才搞定服务器、带宽以及渠道合作伙伴的上海盛大已经把这款游戏做到80万人同时在线,月营收上亿,毛利率直逼80%。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们,才刚刚抓住短信这条救命稻草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其相比。陈天桥的盛大俨然已经超越了小康。
在大多数人都还没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嗅觉敏锐的商人们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2001年秋天,张先生登上了由汉城飞往上海的飞机。他是朝鲜族人,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在辽宁。大学毕业之后,张先生开始在中韩之间往来,在一家做小额国际贸易的公司任职。
这一次他去上海其实不算是正规工作,只是帮一个远方亲戚的忙,带了一款半成形的游戏产品来中国碰碰运气。作为一个热爱游戏超过十年的准专业用户,他上飞机前对这一次的旅程几乎没有任何信心。
“很抱歉,是哪款游戏我不能告诉你。”张先生说,“谈判出奇的顺利,连我的演示都没看完,代理方就要求当天签约。我当时也曾经提示过,这款产品还有很多地方都处于开发期,并不完善,但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直到后来,张先生才明白———相对于不完善的产品来说,只争朝夕的市场机会对运营商的意义更重大。
2001年到2004年间,中国的土地上曾经拥有超过300家大大小小的游戏运营商,同时提供服务的网络游戏产品接近400款。但那时,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甚至还没有针对“游戏玩家”人数进行过专门的统计。
套路雷同
“泡菜时代”的代理魔咒
2002年下半年,盛大凭借“代理模式”的成功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佬们按奈不住“寂寞”。新浪、搜狐在这一年先后启动了自己的网络游戏战略,分别从韩国签下了《天堂》和《骑士》放到中国运营。而在此前决定走自主研发路线,并已经推出了《大话西游online》的网易CEO丁磊,也未能抵抗住诱惑,从韩国签来一款叫做《精灵》的游戏。
直到今天,在17173的网络游戏排行榜里,来自韩国开发商的游戏产品依然占了50%以上。但中国网游行业的一个“魔咒”也由此产生。
转截请注明:文章来自 pc捍卫者 http://www.pchwz.com
本站发布此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pc捍卫者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