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评论:
一、社评:《教师教育标准》面临“双重标准”
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该标准最快年底出台。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起草标准的专家钟启泉表示,按照他领衔起草的标准,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标准很好,很明确,但是问题和标准一样明确——那就是这个标准的实施平台或者说落脚点仅仅放在了师范教育阶段。
师范教育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改革?当然有,当然需要。制定教育标准的有关专家所分析和批评的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客观现实,亟待改变。而且既然叫做“教师教育标准”,也就是“怎样教育教师的标准”,师范院校就是教育教师的,所以换句话说,所谓“教师教育标准”首先就必须是“师范教育标准”。但是问题是,既然“按照新标准,现在多数老师不合格”。那么为什么不合格?就因为师范教育不合格吗?如果仅仅是这个原因,我们应该只能说,“按照新标准,现在多数师范毕业生不合格。”事实恰恰远不止这样——教师在新标准面前不合格的更大原因在于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和教育现状。
这次教育标准的目标很清楚: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由“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同时“尊重孩子的学习权,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杜绝“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一言以蔽之,“儿童为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工具。
但是所有这些需要改变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产生的?仅仅是因为师范教育落后吗?当然不是。满足于“教会知识”“死记硬背”在于它满足考试的要求;“目中无人”在于“目中有分”;学生地位的工具化就因为学生仅仅成为保证升学率的工具。所以同样一言以蔽之,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现实导致了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膨胀。
优秀的教师是怎么炼成的?分两步。第一步要靠师范教育培养出来;但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塑造出来。如果仅仅是师范教育符合教师的教育标准;而教育实践也就是应试教育模式是根本违背教师标准的,《教师教育标准》也就在根本上注定无法成功。说到底,这就是实践对教育的扭曲。而既然“实践取向”恰恰是《教师教育标准》的三大原则之一,这个实践的取向遇到了实践的障碍,又如何突破呢?师范教育即便培养出“合格”的教师来,早晚也会被中小学教育的坚硬现实扭曲到不合格。说白了,被《教师教育标准》判定为合格的教师,将被应试教育判定为不合格。
所以归根结底,仅仅改变师范教育模式,中小学教育的现实模式不改变,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障碍不突破,就像费尽力气制造出栋梁来,而现实——只需要牙签。
二、【视点】出台“教师教育标准”属于孤军冒进
提示: 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以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
目前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以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起草标准的专家称,按照新标准,现在多数老师不合格,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周稀银
首先,我不同意将“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之过,完全强加在教师的肩上,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当检验一个教师教育水平的尺子只剩下“学生的分数”,那不偏重书本知识、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最终的结果只能被学校“逆淘汰”;当检验一个学生学业的成败只剩下高考的分数,即便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灵活教学的老师,最终未必不会在升学率、录取率面前败下阵来,进而被学生家长所“弹劾”。
教师的教育标准要提高,而且还是当务之急,但就像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样,最终取决于教师合格不合格的标准,还是回到培养考试机器上,那这样的标准即便再怎么完美,也绝不会走远。应与之超前、至少该与之齐头并进的还是,我们的整个教育改革向何处去。这就像一场战争中的三军统帅,其各路将士英勇善战诚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统帅是否指挥有方。否则,再怎么要求将士南征北战也只能是节节败退。没有整个教改的领路,却指望教师赶路,又能走多远呢?
即便是有必要制定这样的标准,那也应是敞开门来起草,不仅要让该标准的主体——全国的广大教师参与,而且还该开放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标准已由华东师范大学编制完成并提交到教育部,待教育部公布后,有望成为国内通行的教师教育标准。对于如此封闭式的起草与制定,如果不在正式公布之前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那注定该标准会有名无实、无功而返,至少它缺乏起码的民意基础,且对广大教师缺乏基本的尊重,只会是一种孤军冒进吧!
转截请注明:文章来自 pc捍卫者 http://www.pchwz.com
本站发布此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pc捍卫者赞同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