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到了我们这好不容易都知道个鲁迅,怎么一下子就成鸡肋了呢?(张军瑜)
三论:鲁迅成“鸡肋”丢了民族魂
鲁迅是“民族魂”、“中国的托尔斯泰”,“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讯翁的作品具有“史”的价值,语言优美,思想深邃,爱国爱民。中国人学习鲁迅是为了寻根,寻找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历史之根、思想之根、斗争之根,反思那个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中蜗行的民族经历了怎样的辛酸悲凉、不屈不挠,从而铭记历史,怀想坚强,反思劣根,为当今的中国注入自信和蓬勃的斗争力、竞争力。
由南京大学推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显示,在“中国文学论文引用前10名作者排名”中,鲁迅排名第一,其后才是胡适、周作人、马克思、朱光潜、郭沫若、梁启超等。《鲁迅全集》入选“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这种经由历史沉淀而出的结论应该是迅翁作品魅力的最好验证。
可今天,鲁迅的作品竟然成了鸡肋:作品太富有斗争性和革命性,充满了坎坷血泪、深刻鞭笞以及人性扭曲。换言之,鲁迅作品太深刻了,太尖锐了,火药味太浓,不好懂了,需要更耐心的咀嚼和深刻品味。特别需要一定的文史理论素养和独立深刻的个性思考。当代教育就觉得“受不了”。
为何会有这种声音?第一,当今语文教学日益模式化、功利化,只要求学生回答模式化答案,肢解课文,为高分服务,而不是为人文化服务,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挖掘,教育者和学生没有时间和心情品味鲁迅;第二,中学生审美情趣日益肤浅和粗糙化,越来越注重流行化以及娱乐化,留心校园,口袋书、漫画作品、武打作品、大特写作品以及小资情调作品,非常流行,而名著已经淡出了不少人的阅读视野。第三,就是学生们历史知识的匮乏,比如理科生竟然不知道中国历史朝代更替顺序,缺乏必要的历史素养构成。所以,他们才觉得鲁迅这个“战斗一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的文化高山难以逾越。我们不去反思自我肤浅,而责怪讯翁的深刻,精神面孔愈发“满面灰尘烟火色”,成为了沽名钓誉、割断历史的“文化小丑”和历史健忘者,这实在是我们的悲哀。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知崇敬爱戴的国家,则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如果真要这样,我们干脆就应该将那些美轮美奂的文言文都扔掉,他们比鲁迅作品更难懂。只是,切断了这种文化血脉,丢失了文化灵魂,形成了文化断层,这些不懂爱国、不懂大爱、民族情感淡漠、思想狭隘、利益至上的所谓的现代人如何能在世界竞争中亮出“中华文化”的大招牌、打造出辉煌的民族文化软实力呢?
“晦涩难懂”其实是一种主观判定,正说明教育观太浮躁。同是鲁迅作品,为什么70后、60后这几代人都没有这种感觉,唯独今天陡升这种感觉,因为那时的人们更敬仰、膜拜和珍惜讯翁作品的深刻性和“史”的价值,更愿意将这种“不好懂”当做努力学习的动力。心态变了,审美趣味就会发生变化。
转截请注明:文章来自 pc捍卫者 http://www.pchwz.com
本站发布此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pc捍卫者赞同其观点